海南是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天然实验场


  本报讯 9月27日,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新能源汽车国际检测认证与合规论坛”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检测认证协同、认证结果衔接及合规规则共通等核心议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海南已建成覆盖全岛智能网联测试服务平台

  论坛上,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鑫铭博士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检测认证合规则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保障。他呼吁加强检测标准协同、推动认证结果互认、构建跨国合规合作平台,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国际合作。

  海南省工信厅副厅长王文波表示,海南自贸港作为我国制度性开放的试验田,已建成覆盖全岛的智能网联测试服务平台,并创新开展高温、高湿、高腐蚀、多雨环境的测试项目,为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和合规实践提供了天然实验场。

  王文波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检测认证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差异大,互认程度低,设施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产品的快速上市与推广;在合规管理方面,企业需应对各国法规及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合规风险持续增强等现实困难,急需更加高效、透明、国际化的合规服务支撑。

  王文波表示,面对这些痛点,海南自贸港可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

  王文波介绍,在检测认证领域,海南已建成覆盖全岛10个市县,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的开放测试道路,测试区域面积达到1950平方公里,依托这些基础设施,海南正加快构建集封闭测试、开放道路测试、仿真测试、与大模型智算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测试服务平台,以及创新开展的“三高一多”(高温、高湿、高腐蚀、多雨)环境测试项目,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领域独具特色的海南方案。

  在合规管理领域,海南正在探索建立高效透明的合规管理机制,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检测认证的互认互通与合规管理的互信共建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关键。

  为此,诚挚欢迎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来海南开展检测认证技术联合攻关,共同制定适应热带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测试标准。

  打造合规化、属地化出海体系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玉林在演讲中指出,中汽车出口从2022年的28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201万辆,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车企必争的战略要地。然而,车企在全球化运营中面临政策不稳定、标准差异大、合规成本高等挑战。他提出,车企需建立以政策研究为先导、属地化能力为支撑、合规化认证为保障的体系化应对策略,并借助行业构建的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尹峰解读了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政策及技术要求。他表示,我国已建立起面向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涵盖企业准入、产品准入、监督管理和退出管理四个方面。未来,我国将加快推动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立法,优化准入管理制度,推动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改革,并探索开展动力电池碳足迹管理。

  共筑安全可持续生态

  论坛上,世界新能源汽车安全与可持续标准协作组正式成立。该协作组旨在汇聚全球行业力量,推动安全和可持续领域的标准协同、技术创果共享。标准指数中心主任许伟介绍,协作组将聚焦道路安全、动力电池安全、质量安全、功能安全和隐私安全等领域,开展相关标准的研究,引领技术绿色转型。

  英国标准协会全球体系认证业务总监Sandra VOLKANOVSKA分享了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国际扩张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格局的经验。她强调,标准是统一的、急需的语言,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准入,获得信任和信心。她呼吁各国加强标准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