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哈高速改扩建工程通车 畅通东北发展“动脉”


转自:新华社

  秋日的辽沈大地,层林尽染。一条崭新的沥青大道,从辽宁绥中向北蜿蜒伸展。27日,G1京哈高速公路绥中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京哈高速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成为国内首条拥有长距离十车道的高速公路。

  作为东北地区联通京津冀的“主动脉”,京哈高速的每一寸延展、每一点升级,都跳动着东北经济的脉搏,见证着黑土地上的活力。

  破解老路之困——

  “过去跑京哈高速,最怕的就是堵在盘锦到绥中的路段。”货车司机张建军握着方向盘,指了指窗外新拓宽的车道。

  这位跑了12年沈阳至北京专线的老司机,对旧京哈高速的“堵”印象深刻:由于车流量大,大货车一扎堆就挪不动,最堵的时候,200公里的路得走好几个小时。

  2000年建成的京哈高速,承担着东北地区进出山海关80%以上的货运量。近年来,京哈高速绥中至盘锦段交通量每年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车流量由设计之初的日均2万辆猛增至12万辆,超负荷运行。同时京哈高速的路面、桥涵病害比较严重,总体通行条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建成通车后,京哈高速绥中至盘锦段以十车道的崭新姿态亮相,极大地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和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哈高速改扩建工程沈阳方向摊铺施工现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京哈高速改扩建工程沈阳方向摊铺施工现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攻坚建设难题——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2022年,总长238公里、总投资310亿元的京哈高速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

  让老路焕新,靠的不只是拓宽车道,更是一场挑战建设难题的系统攻坚。在前所枢纽互通立交匝道桥施工中 ,中铁十四局建设团队创新采用差速顶推法,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调整钢箱梁顶推参数,顺利将2400吨全线最重钢箱梁顶推架设到位。

  在辽宁绥中,全长1561.3米的六股河特大桥是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该桥需将原桥6联结构解体重组为16联,工程体量庞大、工序繁杂。负责承建的中铁十九局建设团队创新采用“上部构造连接、下部构造不连接”的拼宽方案,有效兼顾施工可靠性与安全性。

  平整的路面、清晰的智能交通标识、错落有致的绿化隔离带,让这条“老动脉”变身为现代化的大通道。

  激活发展动能——

  在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一批石油针状焦正准备通过京哈高速发往山东青岛的工厂。“以前得走20个小时,现在15个小时就能到,运输时间缩短25%,车辆回流率显著提升。依托改扩建后的京哈高速,公司今年销往华北、华东地区的化工产品销量预计增长10%左右。”公司总工程师金东生说。

  京哈高速对东北而言,不仅是一条公路,更是经济发展的“动脉”、民生保障的“通道”、区域协同的“纽带”。目前,京哈高速穿过锦州石化、盘锦油气、沈阳装备制造、长春汽车、哈尔滨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沿线城市GDP几乎占据东北三省的半壁江山。

  京哈高速改扩建后,东北与京津冀的“物流圈”将进一步提速。据辽宁交通部门介绍,改扩建通车后,预计日均车流量将突破15万台次,沿线企业的物流效率平均提升30%。

  从“卡脖子”的老路,到“通血脉”的新途,京哈高速正载着黑土地的希望,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奔驰而去。(记者丁非白、樊曦)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