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好环境”,赋能“主阵地”


(来源:新华日报)

□ 雷霆 吴高宣

近日,吴中高新区多家企业取得新进展。制造业企业杰锐思自主研发的检测设备,成功突破检测行业技术瓶颈,正式出货海外知名芯片制造厂商;天吉生物的利那洛肽原料药获批上市,成为国内第二家利那洛肽原料药生产商,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胥江芯谷科创园、胥江科创壹号高标准厂房等多个重点项目全速推进,“进度条”频频刷新。

作为吴中区科技创新主阵地,吴中高新区通过完善企业服务、提速项目落地、优化审批流程、推动产融对接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全周期、全链条的企业服务体系,用务实举措赢得企业和人才的信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精准服务,项目落地提速

优质项目能否快速落地,是检验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在吴中高新区,北京斯泰科空调制冷设备项目仅用两个月便顺利完成迁址,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

项目快速落地的背后,离不开吴中高新区的精准服务。从前期的多轮上门拜访,到实地考察中逐一讲解交通区位、产业配套、政策优势,再到推进过程中的多场专题协调会、部门研讨会,吴中高新区以“用真诚换信任”的态度,耐心回应企业的每个关切。

其间,吴中高新区还建立了线上项目对接机制,企业提问平均15分钟内就能得到反馈,相关部门遇到难题即时会商。审批流程不再是阻力,而是转变为项目落地的有力支撑。高效协同机制,真正实现了企业落地的“无缝衔接”。

未来,斯泰科项目还将在吴中高新区建设产业基地和实验室,这不仅能填补区域产业链空白,也将为吴中高新区吸引上下游项目、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换位思维,优化办事流程

近期,吴中高新区全面开展“换位跑一次”活动,推动干部走出办公室,真实体验企业与群众办事流程,以“把自己当企业、把问题当项目”的换位思维,主动查找堵点、破解难题。

“换位跑一次”不仅是一次行动,更是一种服务理念的转变。吴中高新区通过建立“需求导向+精准服务+闭环管理”机制,让每一件企业诉求都有回应、有跟进、有落实。

在此基础上,为帮助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吴中高新区累计组织30余场专题培训,服务企业超300家。专家团队上门辅导,干部下沉企业一线,现场办公、即时解答,把服务做到企业最需要的地方。通过角色转换,干部们更清楚地看到流程中的堵点,也坚定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方向。

企业切身感受到的,不只是办事流程的顺畅,还有发展信心的提升。丹鸟机电公司负责人感慨道:“以前是我们追着部门问进展,如今是干部主动上门帮办!”这场从“换位”出发的服务改革,提升了办事效率,增强了企业的信任感和获得感,赢得了广泛认可。

产融共生,破解融资难题

面对科技型企业在成长中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吴中高新区将破解融资瓶颈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主动搭建对接平台,推动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

近日,吴中高新区成功举办“产融共生:股权投资的生态赋能与创新实践”产业资本沙龙,汇聚众多投资机构、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活动聚焦股权投资新趋势与赋能路径展开研讨,推动多家企业与资本方精准对接,开辟高效融资新通道。

以“资本+产业”双轮驱动为战略导向,吴中高新区持续深化股权投资生态建设。一方面,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投融资环境;另一方面,强化资源整合,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流向优质企业。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企业注入成长动能,也为区域产业生态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项目落地的加速度,到审批服务的贴心化,再到产融结合的深度探索,吴中高新区以务实行动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未来,吴中高新区将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木渎数字制造科技园、胥江半导体产业园、临湖生物医药科教创新集聚区建设,深化“北部智谷、中部芯谷、南部医谷”协同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