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 本报记者 李建飞
9月26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围绕“加快打造‘落地快、发展好’营商环境品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4年,陕西营商便利度为90.84分,呈现逐年提升态势。“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武民在会上表示。
杨武民介绍,今年6月底,经陕西省委、省政府批准,在陕西省发展改革委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与陕西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办公室合署办公,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职责是统筹推进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该局成立后牵头推动工作落实,在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便利度持续提升。经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2024年全省营商便利度为90.84分,较2023年、2022年分别提升0.27分、3.20分,呈现逐年提升态势。
企业数稳步增加。杨武民说,今年1~8月,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63家,实际利用外资近40亿元。截至8月底,全省实有企业166.72万户,同比增长4.28%。
竞争力不断提升。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8374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9.8%,较上年末提升0.3个百分点;今年1~8月,全省民间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3.1%,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招投标市场秩序是反映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陕西省发展改革委政策法规处处长郑怀望介绍,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对促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和优化营商环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陕西重点做了4项工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招投标活动规范开展。
二是注重科技赋能,推动招投标平台数字化升级。郑怀望举例说,去年底,西安市“数字+招投标案例”被国务院督查组评选为“2024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有效做法”,在全国宣传推广。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招标投标机制创新。“探索建立招标人代表管理制度,比如,支持宝鸡市探索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代表规范管理。”郑怀望说。
四是强化协同监管,着力提高招投标监管效能。
下一步,如何推动陕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此,杨武民表示,陕西将通过打造全省营商环境品牌,强化营商环境正反典型运用,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壮大,构建营商环境和民营经济双轮驱动工作格局。
谈及打造全省营商环境品牌的具体举措,杨武民介绍,通过营商环境品牌“落地快、发展好”以点带面,推动陕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支持各市区结合实际,探索推进“一市一品”;深入开展进企业、进项目、进高校、解难题、优服务等活动,持续助企纾困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