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正当时


梁璐

崆峒巍然,泾水长流。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上,一幅和谐壮美、蓬勃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广袤田野中,稼穑丰茂、生机盎然;建设工地上,机械轰鸣、运转不息;美丽乡村里,文旅融合、活力迸发;城市中心区,精致家园、幸福升温……

今年以来,崆峒区紧扣平凉市“三区一城市”发展目标,推进全区“一城三园一基地”发展布局,集中精力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全力以赴强支撑、育动能、夯基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消费市场稳定增长。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了稳固向好、提档进位的良好态势。

项目攻坚

积聚发展新动能

塔吊林立勾勒天际,机械轰鸣作响,升腾的民生温度可感可触;产业升级汇聚动能,活力强劲奔涌,绽放的发展气象磅礴壮阔;

…………

今年来,崆峒区实施杜沟村安置楼等重点项目303项,平庆铁路、绿地广场幼儿园、融硕建材年产5万吨钙基材料生产线、中滨平凉红牛产业园、崆峒山居·文旅康养产业园、老年养护院、后峡水库、机场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稳步建设,为崆峒长远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

其中,绿地广场幼儿园建成后可容纳12个教学班,提供420个优质园位。不仅能有效缓解绿地广场周边幼儿入公办园难的问题,还将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学前教育结构布局,为崆峒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园建成后,室内功能将设置科学体验室、共享图书阅览室、音体室等专业空间,室外也规划了沙水游戏区、种植体验园以及攀爬挑战区等,致力于打造一所集绿色生态、探索创新于一体的现代化幼儿园。”绿地广场幼儿园筹建组组长刘娥说。

项目工地上,各种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高质高效农业现场,农民忙着采收;各类公园、游园、口袋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和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这些都串起了崆峒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轨迹。

数据显示,今年来,崆峒区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1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1.7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9亿元,省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73.35亿元……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一批强基础、增动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立足民生

书写发展新篇章

清晨,家住御景华府附近的张小平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晨练。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他高兴地分享道:“现在城里的公园越来越多,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特别适合做有氧运动,身心都感觉特别舒畅。”

如今,崆峒区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美好生活的底色更浓、成色更足。

今年以来,崆峒区新建改造泾河大道等10余条主要道路,建成泰康公园等多个公园、游园。

走进崆峒区南山公园,得益于近年实施的雨水调蓄项目,这座曾经的普通公园如今焕发出“会呼吸”的生态活力。

经过生态滤池的层层净化,雨水化作一泓清流,潺潺注入景观水系,不仅为园内绿化提供了旱季灌溉的来源,还在汛期有效发挥着防洪排涝的关键作用。

从泾河川畔的大棚,到塔吊林立的项目建设工地;从机器轰鸣的工业车间,到书香弥漫的“读者小站”……

行走在崆峒大地,一幕幕生动场景扑面而来,汇聚成全区踔厉奋发、追赶进位的崭新气象。

据了解,崆峒区正聚力打造五大特色产业高地,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高标准建设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园,培育区域特色公用品牌,确保年内蔬菜种植面积达11.93万亩(设施蔬菜2.2万亩),产量24.35万吨;

推进中滨平凉红牛产业园、屠宰精深加工生产线等关键项目,目标年内全区肉牛饲养量达28万头以上,加快建设平凉红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推进千吨级冶镁新技术中试平台落地,依托西北地区最大的白云岩矿资源优势,加快白云岩矿(镁矿)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项目前期,深化与中国五矿集团合作;

推动建材产业向高附加值、高纯度氧化钙、氢氧化钙等方向转型,依托千万吨级石灰石生产基地,带动绿色建材产业园由单一材料生产向研发、智能制造、新兴能源等多元化发展;  

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崆峒山居·文旅康养产业园、天下崆峒文旅综合体,精心筹办崆峒半程马拉松、崆峒武术大会等品牌活动,启动《道极崆峒》文化纪录片拍摄。

崆峒区正以奋进之姿、实干之举,在陇东大地上全力绘就一幅层次丰富、活力澎湃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生态优先

绘就发展新画卷

“麻武水库工程项目建成后,可为项目区提供水量207.01万立方米,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有效解决麻武乡、上杨乡、峡门乡、大寨乡村民生活及养殖用水的供水问题。”崆峒区水务局副局长孟建锋介绍道。

在麻武乡月明村下游的涧沟河河谷,崆峒区“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中的关键项目——麻武水库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

据介绍,该项目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大坝混凝土已浇筑55米,剩余2.5米即可封顶;铺设管道完成6.5公里,净水厂及泵站建筑物主体已完成,预计于今年10月完工。

近年来,崆峒区已逐步构建起以风电、光伏、能源仓为代表的多元化、集群化绿色产业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越走越坚实。

当前,崆峒区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担当,全力以赴拼经济、凝心聚力促发展。

向项目建设要增量。强化“4+2”管理和“三个一”服务,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加快303个在建项目建设,推动18个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超前谋划城市地下管网、农林水利等领域项目,做好储备和转化,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省“盘子”。

向精细调度要变量。紧盯全年GDP增长6.5%的目标,对滞后指标、项目和企业及时预警、提出对策。工业上推动等重点企业满产稳产,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和企业入规,下半年完成5户纳统。农业上推进平凉红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肉牛饲养量超28万头,加快蔬菜种植和智慧农业项目,确保蔬菜面积11.93万亩、产量24.35万吨,完成复种和冬小麦播种任务,建成高标准农田1.25万亩。三产方面,拓展大宗和批零住餐消费,促进文旅扩容和商品房销售,推动房地产回稳。紧盯23项县域经济指标和32项重点工作评价指标,确保关键指标突破提升、排名靠前。

向营商环境要潜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打造“峒诚宜商”品牌。实现投资备案“即来即办”,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和信用报告替代证明。通过盘活“五未”土地,推广“信易贷”平台,缓解企业融资、用地、用能难题,推行“无事不扰”白名单、“首违不罚”等举措,保护企业权益,纾困增信。

大潮激荡,奋斗不息。

从项目攻坚到产业培育,从招商引资到民生改善,今日的崆峒区正以奋发有为之姿、实干担当之态,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全力以赴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