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星报)
摘要:当前,智慧医院建设为思政工作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思政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分析和实践路径,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南。
关键词:智慧医院、思政工作、困境分析、实践路径
引言:思政工作是医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智慧医院在提升医疗效率、优化服务流程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如何促使思政工作依托智慧医院实现数字化转型,是目前医院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思政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四大核心困境
首先,一些医院的信息化投入较为薄弱,缺乏专业的技术团队来维护思政平台,因而导致系统的功能较为单调,且稳定性较差,而且多数医院仅仅是将传统的思政内容搬运到线上平台,并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模型等实现精准赋能。其次,一些医院政工人员大多缺乏新媒体运营及大数据等技能,加之政工岗位的薪酬偏低,晋升渠道狭窄,因而导致专业人才缺失,难以适应技术的更新迭代。再者,在当前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医护人员容易受到片面医疗舆情的影响,导致以往的思政内容吸引力较为薄弱。最后,很多医院并未将思政效果与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挂钩,缺乏激励机制,因而很难激发思政工作内在的。
二、智慧医院赋能下思政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智慧平台,精准系统思政
智慧医院赋能下的思政工作数字化转型实践当中,应当依托医院的信息系统将思政工作从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1]。这种社会化的平台能够精准地记录党员学习时长、思想汇报的质量等,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党员思想动态模型,为系统化的教育引导提供数据支撑,以此来实现思政工作科学精细管理。例如,医院党委可以开发“党建e家”平台,与OA系统、排班系统打通。由党员通过手机来参与学习,系统则会对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对不达标的党员自动提醒。开设党员心声栏目,为党员实名或匿名提交思想动态及工作困惑带来支持,党组织能够及时响应和回复,帮助他们疏解压力,解决困难。
(二)挖掘场景价值,强化沉浸互动
在开展思政工作中,脱离医疗场景内容定然缺乏感染力,因而医院党委需要以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为核心,利用数字化工具,激发党员思想共鸣,并调动其多重感官系统的内容,让思政教育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例如,医院党委可以利用系列的VR思政课程来呈现“重症救治”“方舱战疫”等场景,医护人员佩戴VR设备即可体验抗疫的过程,感受团队的责任担当和合作共赢。同时可以发起“我的医德故事”为主题的短视频征集活动,鼓励医护人员记录工作中的暖心视频,并发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而增强医院的内部凝聚力和品牌影响力。
(三)构建思政队伍,强化思政工作
智慧医院赋能下的思政工作数字化转型同时,还需要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单纯的依赖于政工人员很难满足需求,需打造懂技术、懂医疗、知思政的复合型队伍,为思政工作的有效强化给予支持和帮助。例如,医院可以制定思政人才培育计划,对外可以选拔具有新媒体经验的政工人员为专职团队,负责平台的运营和内容策划,对内则可以从各个科室选拔兼职思政人员,收集一线医护思想动态,并协助创作内容,这样医院的思政内容产出量必然可以丰富且翻倍,数字化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和影响力也可大幅提高。
(四)智慧评价机制,推动思政改进
在以往的思政考核与评价当中,大多以年终总结和民主评议等主观方式为主,很难全面反映整体工作成效。而智慧医院赋能下的思政工作数字化转型实践中,以构建数据为驱动的多维评价模型,将思政工作融入到业务、行为、时效中,用数据说话,促使思政工作能够真真正正的落到实处[2]。例如,医院党委可以从“智慧党建”平台,抓取党员的主题活动出勤率、学习时长、互动发言等数据,同时融合医务和患者服务系统,结合患者满意度、医疗安全指标等评分,考察思政工作是否转化为积极的职业行为,促使思政工作与改善医疗服务有机融合,推动思政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完善。
总而言之,智慧医院赋能下的思政工作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医院管理者具有系统化思维和前瞻性视野,在实践当中积极改革思政工作创新之路,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而持久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徐英子.新华三集团:助力智慧医院加速数字化转型[J].民生周刊, 2024(7).
[2]赵圣洁,周烨.党媒数字化服务赋能公立医院 浙江智慧网络医院建设的技术实践与探索[J].传媒评论, 2023(2):19-22.
(淮南集团新华医院 宗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