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仍有台风登陆 请收好这份国庆中秋假期天气指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气象局今天下午召开例行记者发布会,会上发布9月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庆中秋假期天气预报及气象服务提示以及10月气候趋势预测,具体情况如下:

9月我国天气气候特征

一是生成和登陆台风多,连续4个台风登陆或影响华南地区。

9月以来(截至9月27日)在西北和南海海域有6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偏多1.3个,其中3个登陆我国,较常年同期偏多1.4个。上中旬,第16号台风“塔巴”和第17号台风“米娜”先后以强热带风暴级登陆广东沿海。第18号台风“桦加沙”于9月24日和25日先后在广东和广西沿海登陆,具有强度大、风圈范围广等特征。目前,第20号台风“博罗依”正掠过海南岛以南海面,给海南及两广南部带来强风雨。

二是暴雨过程多,秋雨显著,局地影响大。

9月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80.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2.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多;河南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山东为历史同期第三多;9月以来共发生6次暴雨过程,江苏、四川、陕西、河南等地有23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达极端标准,其中江苏盐都(225.8毫米)、宝应(220.2毫米)、河南许昌(181.3毫米)等5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华西秋雨于8月25日开始,较常年(9月2日)偏早8天;截至目前,秋雨区全区平均降水量21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9.7%。

三是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第四高。

9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18.2℃,较常年同期偏高1.0℃,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高;上海、浙江、吉林、黑龙江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黑龙江、吉林、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有43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或达到秋季历史极值。

6月30日至9月9日,我国出现1961年以来第四强高温事件,此次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72天),为1961年以来第三长,仅次于2022年(79天)和2024年( 74天);影响范围广;极端性强,例如重庆巫溪(44.2℃)等56站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四是秋季首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

9月17日—18日,受冷空气过程影响,中东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5~8℃,局地降温10℃。

国庆中秋假期天气预报及气象服务提示

国庆中秋假日期间(10月1日至8日),华西、黄淮有多降雨天气,青藏高原及新疆北部多雨雪;冷空气活动频繁、路径偏北,新疆、陕西、河南等地气温偏低,全国其余大部气温偏高;假日后期将有台风影响华南南部。具体预报如下:

华西黄淮多降雨过程。1-6日,华西及黄淮地区多降雨,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陕西中南部、湖北西部、河南中南部、山东南部、苏皖中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青藏高原新疆北部多雨雪。假日期间,青藏高原及新疆北部等地多雨雪天气,其中新疆沿天山地区、青海东部和南部、西藏东部和西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西藏西南部局地有暴雪。

北方地区有三次冷空气活动。1-4日有两股弱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新疆东部和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有沙尘,新疆南部局地有沙尘暴;5-7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有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4-8℃,部分地区降温10℃以上,东部海区有7-9级大风。

黄淮东部部分时段有大雾。假日期间,全国无大范围大雾天气。但1-3日,华北南部、黄淮东部、重庆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雾。

假日后期有台风影响华南南部。28-29日,受台风“博罗依”影响,南海北部有9-11级、阵风12-14级大风,海南岛、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贵州西部和云南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另外,假日后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将有台风生成,4日移入南海,5-6日将影响华南南部。

10月气候趋势预测

气温

除华北西部、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四川西北部、青海南部、西藏东北部、新疆东南部等地偏高1~2℃。

降水

华北西部和南部、内蒙古中西部、华东北部、华中北部、华南、西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西藏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山西西部、内蒙古西南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宁夏、广东大部、广西东部、海南、西藏西南部等地偏多二到五成;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吉林东北部、黑龙江东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重庆东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偏少二到五成。

另外,有1~2个台风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沿海地区。预计10月份,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4~6个热带气旋(中心风力≥8级)生成,较常年同期(3.5个)偏多,其中有1~2个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

根据10月气候趋势预测,需要重点关注五个方面:

一是防范暴雨洪涝风险。10月华北西部、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建议防范强降水及连阴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及农田渍涝风险,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做好隐患点排查和重点人群避险,合理安排秋收进度,避雨抢收已成熟作物以及做好病虫害防治,减轻阴雨天气对机收作业、作物晾晒、储存等的影响。

二是防范气象干旱与森林草原火险。预计10月份,华东中南部、华中南部等地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旱情将露头或发展。建议加强水源管理和调控,做好节水、防旱抗旱应对预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及农业用水需求;建议东北东部、华东中南部等地加强野外用火管理,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三是防范冷空气影响。新疆北部等地受冷空气影响较为频繁,建议防范阶段性低温、霜冻和雨雪灾害风险,农区做好秋收期间田间管理、农机调度,牧区做好畜牧业防寒保温。

四是防范台风带来的积涝等不利影响。10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将有4~6个热带气旋生成,其中有1~2个可能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华南沿海地区山洪、城市暴雨积涝气象风险高,建议密切关注台风短临预报和风险滚动预评估,防范台风带来的暴雨洪涝、大风和风暴潮灾害。

(总台央视记者 刘璐璐)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