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心”启新航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园朝气蓬勃,科研团队在实验室攻关前沿技术;创享湾粤港澳青创基地活力焕发,软硬联通助力港澳青年创业灵感落地;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人声鼎沸,文体盛会精彩纷呈;南沙港区数智领航,实现“港通天下货达全球”……

潮涌珠江千帆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印发3年多来,从蕉门河岸到明珠湾畔,从横沥岛尖到二十涌头,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有“湾区之心”之称的南沙,正逐渐成长为面向世界的门户、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港澳青年逐梦的热土。

3年多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锚定《南沙方案》“一基地、一平台、一门户、一高地、一标杆”五大任务,围绕“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南沙所能”,基本完成《南沙方案》2025年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南沙不仅在重大平台建设、金融制度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果,更在城市宜居环境和民生服务水平上展现了大湾区品质。

沟通协作多点开花

南沙的开发开放涉及国家、省、市、区多个层级以及粤港澳三地。《南沙方案》发布后,广东省创造性地构建省南沙工作领导小组、省南沙工委、省南沙办三级工作体系,省、市、区152个成员单位扁平化联动,通过高层统筹、高效协调、一线执行的模式,围绕《南沙方案》五大任务形成近期、中期、远期梯度推进工作任务体系,推动重大任务落地见效、重大利好持续释放。

在跨层级协调与规则突破上,省南沙工委打通粤港政府部门公文交换渠道,跨层级跨部门协调重大事项可在省南沙工委机制内协商解决。同时在全国率先推动解决港澳籍公职人员因公出境申报难题,推动穗港澳商会协作中心落户,让粤港澳合作“对话更直接、办事更顺畅”。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认为,双向沟通“快车道”的搭建,是南沙与港澳在规则衔接、产业发展、民生融合等领域成果“多点开花”的关键。据介绍,在科技创新领域,3年多来南沙累计立项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地南沙,南沙科学城加快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科研平台集聚。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等初具规模;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南沙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1.5%、总数突破13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总数达35家。“在多方合力下,南沙逐步形成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科技创新正成为南沙发展的鲜明标识。”谢宝剑说。

开放的南沙,也成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不仅粤港澳高校、科研机构汇聚于此,港澳青年也纷至沓来,一批批创新创业团队在这里扎根成长。香港青年、流昇科技创始人林泽腾说,他在南沙的人工智能创业团队聚焦多模态大模型研发,短短9个月内就实现从技术原型到产品落地,并获得百万元营收的突破和多项创新奖励。“南沙的创新氛围和产业基础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广州与深圳的‘双城联动’模式有助于科技企业整合资源、加速成长。”林泽腾说。

优化创新金融服务

今年5月,《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南沙金融30条”)印发,成为继横琴、前海之后,国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的第三份重磅金融专项政策。对照“南沙金融30条”,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4部门制定《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围绕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7个方面,提出了88条落实举措。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傅晓初表示,《实施方案》逐项拆解“南沙金融30条”内容,着力推动金融创新与产业发展,充分体现最新金融创新改革政策的内容。下一步广州将按照《实施方案》中的88条举措挂图作战,全力以赴争取招引一批经营主体,落地一批金融产品与服务,形成一批案例与事例,推动“南沙金融30条”尽快转化形成落地模式。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南沙金融30条”意味着多维度的发展可能。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分行行长傅耀珍介绍,该行正在打造“跨境+科创”双轮驱动的南沙特色服务体系,针对“走出去”和“引进来”企业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同时,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专属支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产业链金融等创新服务模式。目前该行已与香江贵金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签约跨境数字人民币项目,计划创新推动数字货币桥试行。

“南沙力求构建一个覆盖广泛、层次分明、高效协同的金融生态体系,在承接国家战略、深化金融改革、赋能实体经济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更具突破性的一步。”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顾昱表示,南沙正深入推进“五港联动”发展策略,其中“特色金融港”是关键一环。南沙拟聚焦改革措施、平台建设、特色金融、产业链投融资、金融监管多方面,打造南沙特色金融港。

一系列金融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密集推出,一批聚焦跨境金融、气候投融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为南沙加速汇聚金融要素、深化规则衔接、建设面向世界开放门户注入澎湃动能。在横沥岛尖,全国首个期货金融业全要素产业园区——南沙期货产业园即将开园。产业园将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等核心平台,汇聚期货机构、大宗商品企业等多方力量,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这不仅有助于补齐配套服务短板、推动产业升级,更将对高端人才引进和配套环境优化产生积极带动作用。”中州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扬发说。

安居乐业成就梦想

“没想到在南沙医院就医能如此便捷,不仅可以直付结算、无需垫付任何费用,还可以用上香港药械,使用国际化治疗方案。”近日,香港居民陈敏蓉女士携带医疗卡,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的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轻松完成了从挂号、就诊到入院的全过程。

与陈女士一样,更多港澳居民北上南沙就医,受益于“港澳药械通”“跨境医疗直付”“共建穗港协作医疗联合体”等政策举措的落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院长戴奇山介绍,去年6月该院首批通过《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认证,实现与港澳地区医疗质量的同标同质,逐步为港澳同胞和大湾区内地群众提供三地趋同的医疗服务和商业医疗保险直付覆盖。截至今年8月,该院累计获批“港澳药械通”药械18种,其中药品11种、器械7种,累计使用167人次,惠及患者101名。作为“穗港协作医疗联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开业2年多来,开展了包括港式全科诊疗模式、境外商业保险直付、专科转诊等业务。

“跨境就医服务模式的创新,有效提升了包括港澳居民在内的新湾区人对南沙的认可度,增强了他们对新家园的归属感。”戴奇山介绍,港澳籍患者在该院就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年前8个月就诊3553人次,较上一年同期增长3.59%。

“选择南沙,就是选择将安居乐业的梦想放进一方沸腾的热土和一片希望的沃野。”香港青年、淳晰品牌管理(广州)有限公司创始人黄颖麟认为,南沙是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特别欣赏这里的城市规划与生活氛围——道路宽敞、配套完善,兼有自然之美和人文意趣。闲暇之余,还能参与草莓音乐节、大湾区灯会、国际网球公开赛等活动,生活多姿多彩。“作为一名创业青年,我十分珍惜这种既有政策支持又兼顾生活品质的环境。对南沙,我心存感恩、满怀欣喜,期待与这座‘湾区之心’同呼吸、共成长。”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