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 (记者马学礼 李静楠)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优做强旅游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优化旅游环境、构建高质量服务体系进行全面部署,同时立足宁夏实际、发展优势和未来趋势,提出至2027年、2030年,将分别接待国内外游客1亿人次、1.25亿人次,实现旅游花费1000亿元、1300亿元。
《实施意见》立足宁夏旅游资源禀赋,聚焦“全域旅游、特色旅游”两大关键,突出“黄河、沙漠、葡萄酒、世界遗产”等核心资源和比较优势,致力于持续提升“塞上江南 神奇宁夏”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根据《实施意见》,在发展布局方面,宁夏将按照构建“一轴一廊一核三区”全域发展新格局,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在业态培育方面,通过精耕细作稀缺性、独特性资源,发展沙漠深度游、贺兰山文体游、酒庄度假游、文化遗产游、城市休闲游、特色乡村游、红色研学游、生态康养游等,培育独具宁夏魅力、世界影响力的核心IP。在文旅融合方面,坚持以文化传承厚植旅游内涵、以演艺精品丰富旅游业态、以公共服务拓展旅游空间、以融合发展促进旅游消费,推动资源整合、产业契合、业态融合,激活发展动能。
据介绍,随着“十一”假期临近,宁夏将推动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从“被动”向“主动”转变,适应信息传播新特点,构建“事前预警防范、事中高效处置、事后复盘整改”的全周期管理体系。同时,健全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由文旅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多部门联合检查,重点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消费、价格欺诈等顽疾,开展专项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及时公布结果,曝光典型案例,以“零容忍”态度,切实筑牢市场规范运行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