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众日报
当70余国政要、学者共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当无人机队列在曲阜尼山鲁源村夜空回应“AI发展的伦理之问”,当小学生用流利英文在社交平台讲述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的内涵——济宁的实践表明,文化“两创”绝非简单新旧叠加,而是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时代结合,让中国智慧与世界共鸣。近年来,济宁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积极搭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平台,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让“孔子的智慧”融入时代语境,焕发时代光芒。尼山论道搭建文明交流互鉴平台“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孔子‘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对我们这个世界最好的解读。”7月9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尼山开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杰弗里·萨克斯的发言,引发与会者共鸣。从2010年首届论坛百人参会,到如今全球560余位嘉宾共话“人类新文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成长轨迹,正是济宁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的生动注脚。历经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早已超越年度思想盛宴的范畴,成为汇聚全球智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济宁在深入阐释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核心载体”,推动传统文化破壁出圈、走向世界。“每年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济宁都组织国外嘉宾参观孔府、孔庙、孔子博物馆、鲁源村等,组织观看儒家文化展览等,现场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济宁市文化发展传承中心主任李芳说。今年,济宁大力推进尼山文化片区建设,全力推进鲁源村景区配套、尼山环湖路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不断增强尼山片区文化承载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举办高能级文化交流活动,成功承办4届青年儒学论坛、3届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以及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等。设立全国首个“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开展“孔子家乡·你好济宁”专题推介活动;开展“视听济宁”“文化济宁”“走读济宁”系列外宣项目1600余个。文旅蝶变“文旅+百业”构建多元融合业态体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开启儒学探源之旅!”9月7日晚,曲阜鲁源村景区,AI引导着身着汉服、手持宫灯的游客,穿梭于数字光影秀、解谜式研学、实景演出间,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跨界融合。这个以文化“两创”为内核的新景区,不仅展现了多元文旅场景,更成为济宁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缩影。随着时代变迁与文旅市场演进,游客尤其是青年群体,对文旅呈现形式提出了新期待、新要求。作为“三孔”、京杭运河双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济宁充分发挥先天优势,推出一批富有文化张力的景区、项目与产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必须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从济宁市博物馆《一梦入大唐》5G国潮剧场,依托“云算力+VR”与云渲染技术,带参观者“一秒梦回大唐”;到微山湖景区的“万荷碧潮生”光影秀,将仙侠剧场景“搬进”万亩荷塘;再到借助全球领先的MR混合现实技术,游客点点手机即可轻松“云游三孔”。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磊说,济宁的实践表明,文旅融合既是科技应用的重要场景,也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引擎。在此基础上,济宁深入实施“文旅+百业”工程,构建多元融合业态体系。“文旅+项目”领域,引进无锡灵山、华强方特等领军企业,打造尼山圣境、方特东方欲晓等标杆项目;“文旅+消费”领域,举办济宁美食联赛、城市马拉松等活动,以“城市PK+特色美食”“赛事经济+文化旅游”激活全域消费;“文旅+外联”维度,对内联合民航中心、孔子文旅集团,包联大安机场30个同行城市,携手泰安开通旅游直通车、推出“三孔—泰山”联票,实现“一山一水一圣人”省内联动;对外出台政策激活入境游,对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开拓外向市场。今年1-8月份,济宁全市重点监测的36家景区共接待游客3427.03万人次,同比增长16.31%,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19.1%。“文化+”赋能让“仁义礼智信”融入社会生活“启蒙老师,诲人不倦。育我成长,如父似母……”9月8日上午,济宁孔子学校正在举办“行拜师礼承古韵 怀敬师心续新风”主题活动。教师节前三天,济宁近千所中小学同步举办“敬师礼”,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共振,引导师生礼承先贤、爱党爱国、尊师重教、勤学善思。孔子学校学生张熠桐说,活动的仪式感不仅让自己加深了对老师的理解,更让家乡“尊师重教”的文化底蕴在心底具象化。如今,“敬师礼”已成为济宁学子的必修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唯有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才能焕发旺盛生命力。济宁高标准出台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行动计划,研究通过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意见;市委书记、市长任“双指挥长”,带头推进文化“两创”。“在济宁,‘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借助‘两创’之力,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干部政德教育、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八个领域,让‘文化+’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强劲引擎。”济宁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曹广介绍。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济宁在全省率先实施新礼仪改革,打造263个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试点,各县(市、区)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2000余人;干部政德教育领域,建成全国首家以“政德”为主题的教育基地,打造46个传统文化现场教学点;基层社会治理领域,深入挖掘“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文化理念的时代价值,探索“和为贵”调解室模式,2024年以来,各级矛盾纠纷依规受理率99.88%、按时办结率97.5%。
来源: 大众日报
编辑:张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