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释人员布下“捞人”骗局,诬陷监狱管教终获刑


即将刑满释放的在押人员在约见检察官语音系统留下半句留言,线索指向看守所民警徇私枉法,事实真相是什么?9月26日,在最高检举办的第49次检察开放日活动中,湖南省长沙市星城地区检察院检察官邓颖娴讲述了办案故事《半句留言》,披露了其中的细节。

湖南省长沙市星城地区检察院检察官邓颖娴讲述办案故事《半句留言》。

“我是留所服刑监区的吴东(化名),我要约见检察……”2024年2月20日早晨,派驻看守所检察官邓颖娴点开约见检察官系统,这条只有半句的留言,引起了她的注意。

语音戛然而止,像被突然掐断。长期驻所的经验告诉邓颖娴,这绝非普通的约见请求。

邓颖娴通过数据监督平台查看吴东的信息:吴东因盗窃罪被留所服刑,两个多月后将刑满释放。监督平台数据显示吴东没有违规记录,一切正常。

随后,邓颖娴启动了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追踪吴东。很快发现,在前一天下午的会见画面中,他与母亲相对而坐、情绪激动,似乎在争执着什么。当天晚上,系统就收到了上述的半句留言。

这两件事是否有关联呢?

为摸清真相,邓颖娴等人找到了吴东。他神情紧张,被问到语音留言时,连连摇头。邓颖娴当面回放了他与母亲的会见视频。沉默片刻后,吴东终于开口:“我妈来看我时说,有陌生人给她打电话,说花一万元,就能找管教‘关照’我,还说能帮我搞保外就医。我一听就知道她上当了,但又怕这件事跟管教有关,不敢举报……我用语音盒子约见检察官,还没说完,看见管教过来,我就赶紧跑了。没想到你们真的来了。”

与管教有关?鉴于可能涉及重大监督线索,湖南省长沙市星城地区检察院立即成立巡回检察组,展开调查。

“一开始我并不相信那个陌生电话,但对方准确说出了吴东的信息和监内情况,我就信了。于是凑齐一万元,匆忙赶到长沙,把钱交给了一个瘦高男人。”吴东的母亲告诉邓颖娴。

通过该条线索,邓颖娴查出陌生电话的主人为刑满释放人员胡天(化名)。进一步调查发现,还有更多在押人员家属也接到了类似电话。 

胡天到案后,一口咬定是与管教高强(化名)合伙诈骗,还提交了一张含有在押人员和家属信息的纸条。通过初步比对笔迹,高度疑似管教民警高强所写。

为了查明真相,邓颖娴再次梳理视频智能分析系统里半年以来的截图,其中三张截图引起了她的注意:胡天独自待在管教谈话室里,并从桌上拿了一张纸塞进口袋。

“看守所进出人员多,我不记得胡天是谁了,我更不知道诈骗的事。那张记录纸是我写的,为了方便管理,我会记一些重点人员的情况,比如吴东有高血压,我特意记了他妈妈的电话。可那张纸突然就不见了,我找了好久没找到。”管教民警高强说道。

根据视频截图和外围调查,事实终于查明:2023年11月的一天,管教民警高强正在和胡天谈话。中途有警察来找高强,两人在门口说了几句话。胡天就趁机一把抓住桌上那张记录纸,放进了自己口袋。出所后,他利用这些信息,诈骗了五名在押人员家属十多万元。之所以诬陷管教民警高强,是因为之前高强批评过胡天,胡天想借机报复,顺便把事情搅浑,好减轻自己的罪责。

三个月后,胡天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图片:钟心宇

作者:谢思琪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