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贵州丨贵阳地标金桥饭店不复旧时繁华,旁边的小院尚可吃家常黔菜


  今年三月份,请了几天休假,到杭州跟几位老友小聚。住在有名的杭州新新饭店,是个民国时代的老建筑,甚至有省级文保认证。位于北山街上,对面就是著名的西泠印社、苏小小墓和孤山,刚进门,就看到好些穿着旗袍的女士拍照打卡,看来,旧瓶装成了新网红。

  房间里有个老式唱片机,凑近细看,发现也是新东西,可接蓝牙,但好在也能放唱片,咿咿呀呀的,很有些年代感。

  走廊里有曾住过的名人展陈,有张爱玲、胡适、罗素、杜威、梁思成、林徽因等等,不胜枚举。晚上还跟朋友在新新饭店吃了顿晚饭,相谈甚欢,菜也雅致,搭调杭州、西湖和刻下氛围。有虾仁、油爆虾、糟卤、酱鸭、豆腐汤、百合炒芦笋、蒸鱼,还有杭州名菜炸响铃,餐前甜点也赞,总体评价,惟一个“清”字也。

  讲这些,是因为最近去了一趟贵阳的金桥饭店。起因是朋友约饭,就在金桥饭店旁边小巷子深处的一家贵阳菜馆子,叫做黔锅小院,车停在饭店门口,我大吃一惊,当年赫赫有名的贵阳地标金桥饭店,居然早就不再营业,看起来颇有些破败了。

  老贵阳都很熟悉,金桥饭店位于瑞金中路金锁桥边,因此而得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年开业,苏式建筑风格,属于涉外旅游饭店,在当时的贵阳市大概是数一数二的“豪华饭店”。据说,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介绍信”还不能入住。我还特地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停业多年,但已经评上了文保单位,标准的历史建筑。

  我脑补了一下,要是有人愿意投资修缮,重新开业,此地也很可能会成为贵阳的“新新饭店”。要知道,后者名气可不小,我的忘年交朋友、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胡晓明老师还专门编过一本《百年新新:站在中国近代史的阳台上》。序言里说,“阅读杭州,浏览西湖,建筑便是最好的见证之一,它是杭州又一个‘文化入口’”。

  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贵阳朋友晒了一张黑白合影照片,差不多四十年前拍的,照片里的诸位前辈,皆为贵州文学界的老人,昔日风流,略可想见。

  另外还有人发朋友圈说,金桥饭店的黔菜也很有些名气,招牌菜有青椒炒蹄花、黔式糟辣鱼等。可惜,余生也晚,没能去金桥饭店吃过饭,昔日滋味,只能靠想像弥补。

  说回这家黔锅小院,走进去还有些小小的惊喜。的确有个小院子,雅致清爽,没有大堂,就几间包房而已。老板大概是陈奕迅的“铁粉”,包房都用他的四字歌曲命名,什么“明年今日”“富士山下”“岁月如歌”之类的。

  我们这帮朋友都不爱酒,最适合吃先炒上桌的家常菜了,无他,下饭耳。菜式并不出奇,基本上还是贵阳人喜欢的那些宫爆、炝锅、糟辣一类的做法,味道在线,价钱是稍微贵一丢丢,但食材选得不坏。而且老板很仗义,说到我一个画家朋友的名字,立马打折。关键是,有不错的包房,有时候请外地朋友,想要聊聊天,苍蝇馆子还是稍微粗粝和不便些,此地可为选择之一。

  前提是,朋友多少能吃一点辣。

一审:洪英杰

二审:汤成伟

三审:谢红娟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