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是奔涌向前的江河,是破土而出的新芽,是敢想敢为的勇气,是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注脚。近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走进江苏,沿长江、黄海、太湖、淮河前行,当代青年以水为脉、以实为笔,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在实干与创新中为“水韵江苏”画卷添上璀璨的青春光彩。
青春的底色,是个人理想与地方发展同频的实干担当。在江苏,“以水为脉,以实为笔”是青年看得见的行动坐标。从苏州产业创新一线到徐州彭城七里城市更新现场,从常州红梅公园文旅服务岗到无锡太湖畔生态保护阵地,青年用专业能力注入“青春动能”。邳州文化青年深挖地方历史,让非遗技艺对接现代审美,让千年文脉“活”起来;淮安青年讲解员用鲜活语言讲述红色故事,让红色精神跨越时空。这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干,既让青年找到价值落点,更让“水韵江苏”的底色满是青春朝气。
青春的活力,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共振的生动表达。江苏的文化底蕴,正借青年创新焕发新生。南京以“世界文学之都”为引,邀青年在李白诗句中打卡金陵美景,让传统文化从博物馆展品变成可体验的生活场景;无锡高新区将吴文化与“CityWalk”结合,让江南韵味以潮流方式走进青年视野;常州把瞿秋白精神融入现代文旅,让青年在游玩中感受红色力量。这些创新不是解构传统,而是以青年视角为文化赋能,让年轻人既是继承者,更是推动者,实现“千年水脉续新篇”的良性循环。
青春的未来,是个体奋斗与区域协同共生的发展篇章。个人的青春需融入集体,城市的活力需联动区域,江苏各地以生动实践给出清晰的路径:推出1573项特色文旅活动、1305条惠民措施,为青年搭实践舞台;借“苏超”足球赛事引流,让青年感受协同魅力;发展“主理人经济”,鼓励青年成为文旅与城市更新的“主角”。徐州城市更新中,青年设计师与居民携手,让“点点亮”变“处处靓”;文旅发展里,青年创业者联动周边打造区域品牌。这种“抱团发展”让青年拓宽视野,更让江苏“文旅三年行动”有了青春“加速度”。
青春的意义,从不是“独善其身”的小我,而是“兼济天下”的大我;未来的精彩,从不是“单兵突进”的孤勇,而是“同向而行”的合唱。如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更是“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鲜活实践。当更多青年把个人奋斗融入江苏发展、祖国建设,青春华章必将更绚丽,未来道路必将更宽广。毕竟,青春最好的模样,就是与时代同频、与家国共进,用汗水和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唐代远)
标签:责编:孔婧
【责任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