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政
10月1日上午10点多,亦庄科创十七街上的车不多,往日走这条路的上班族已开启“度假模式”。但路两侧却格外忙碌,五辆吊车一字排开,数十米长的起重臂悬着钢结构零件,在施工人员的指挥下搭起黑色的建筑骨架。
这些钢结构的小房子被称为“P房”,是赛车场上保障车队的“后勤基地”。再有半个月,GT世界挑战赛亚洲杯的收官战就将在亦庄正式上演。
城市道路成竞技赛道每米起伏不超过3毫米
即将在亦庄开赛的GT世界挑战赛亚洲杯收官战填补了近十年北京没有汽车领域国际顶级赛事的空白。眼下正值赛事筹备的冲刺阶段,大量保障人员和建设者在这个假期里放弃了休息,冲刺赛道和运营保障设施建设。
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以街道赛形式举行,顶级赛车即将竞逐的赛道就是上班族平时走的城市道路,4.9公里长的路面必须先完成高标准改造。从8月开始,北京经开区科创十七街、经惠西路、经惠东路、科谷一街、科谷二街和通惠干渠路就相继开始改造施工,对原有路面进行铣刨,整改路面“病害”,重新摊铺沥青路面。“任选一段4米长的路面,每米起伏不超过3毫米。”负责道路施工的中航建设项目部负责人张耀国说。
赛事精彩程度取决于赛道细节
为了保证平整度,沥青摊铺路面的速度不能太快,一分钟只能摊铺三四米;之后,压路机紧接着上路,反复碾压平整;测量“小分队”跟在后面立刻测量,满足平整度要求才算把路铺好。
未来呈现在观众和市民面前的赛事能否精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赛道的细节。4.9公里赛道上还有300多个井盖,施工也要对其周边进行加固、垫平;最受关注的“八字弯”和提速路段也着重处理,底层加铺一层抗车辙沥青,让路面更坚实。
10月1日凌晨,道路施工基本完成,油黑平整的顶级赛道静待世界级车队到来。施工现场,信号、视频采集等各种设备的安装调试即刻跟进,P房、看台、观众席搭建也有条不紊地推进。
“临时大本营”推演赛事百余位建设者坚守岗位
赛道旁,国家信创园成了此次赛事筹备的“临时大本营”。“几天前我们专门推演了一次,把运行过程精确到了每分钟,临时发现的一些问题正在抓紧解决。”赛事运营负责人尚亦城集团产业发展部部长阮亚杰说。
不走进大本营,很难感受到筹备一项国际赛事究竟要考虑多少细节:现场将迎来一万多人,观众席一万多张椅子的位置既要保障观众安全,又要让大家领略不同赛道位置的精彩;观众下了地铁、停好车得分流去6个不同区域,每一班摆渡车要按分钟精准算好时间;观众席旁的临时卫生间的位置不能让人走太远,还不能影响观看和转播效果;多支外国赛队即将抵京,车辆的通关材料需要提前备好;比赛期间有工作日,为了尽量减少对周边企业员工的影响,得搭设临时天桥……
国庆假期,一百多位建设者和运营保障人员为赛事筹备坚守岗位。“我们盼着给市民和观众呈现一场周到、精彩的赛事!”阮亚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