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麂属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
赤麂竟然是森林中的“胆小鬼”?
“崽崽”很严肃地告诉大家
它们确实是!
赤麂的胆子小到
连落叶声都能吓跑它
还好有我们亚洲象这样有安全感的“邻居”
为啥这么说呢
往下看你就明白啦
赤麂是偶蹄目鹿科麂属的哺乳动物
名字里的“赤”
说的就是它们的体毛大部分呈赤褐色
在阳光下像缎子一样发亮
它们的个头不大
但已经是麂属动物中体型最大的存在啦
在狭长的脸部衬托下
一双大耳朵格外显眼
额部有“V”字形黑纹
黑溜溜的眼睛总是带着几分警惕
它四肢细长
雄兽有角且具有一分叉
雌兽无角,但在头骨的相应部位微有隆起
并生有成束的黑毛
赤麂(7月7日摄)。发
赤麂广泛分布在我国南部地区
包括广东、广西、云南以及四川等地
而且它们的繁殖力较强
全年都可以进行交配
可以说在其分布的地方属于常见物种
但是要想亲眼看到它们
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毕竟它们是出了名的“胆小鬼”
有时候只闻其声,却未见其影
如果你第一次听赤麂的叫声
可能会被吓一跳
“这森林里怎么有狗?”
毕竟它们发出的不是一般鹿类的轻柔叫声
而是短促响亮的“汪汪”声
就像狗狗在吠叫
(所以赤麂也有“吠鹿”的外号哟)
在林中活动的赤麂(7月7日摄)。新华网发
因为这份胆小谨慎
赤麂喜欢在晨昏时分活动
平时独来独往,行踪隐秘
它们在森林中的天敌也很多
常常成为豺狼虎豹等食肉动物的目标
面对这些天敌
其自身携带的“武器”犄角和獠牙
就显得弱了许多
还好它有个聪明的习惯
会寻求我们大象的“庇护”
它们会跟在我们身后
当我们在林中穿行时
会推倒小树、踏出小路
开辟出许多林窗和通道
而这些通道
正好为赤麂这样的小型动物提供了活动空间
正在打哈欠的赤麂(7月7日摄)。新华网发
它们可以更轻松地觅食、通行
有些高大树木上的食物
它们吃不到
被我们推倒或拉拽下来后
它们就可以轻松地享用到原本吃不到的美食
这对赤麂这位优秀的
“营养搭配师”来说
简直太棒啦
它们主要采食多种嫩枝上的树叶
也喜食落地的各种果实
为避免进食单一的食物
还会啃食地上的青草
但仅仅吃嫩叶、芽和花
在我们大象活动过的痕迹中
或取食矿物质的硝塘旁
也许你会看到一个个细小的脚印
那便是赤麂跟随着我们的脚步活动
留下的痕迹
所以我们大象不仅是它们的邻居
还是给它们提供了满满安全感的“护卫”
聪明的赤麂适应能力很强
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都能生活得很好
它们最怕的
不是天敌,也不是人类
而是热带雨林遭到破坏
所以跟着“崽崽”一起保护热带雨林
保护我们这些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守护这份美好与和谐吧
(完)
总策划:韩海阔
策划:李霞
统筹:罗春明
执行:柴静 徐华陵
指导单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支持单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