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本报讯(记者 张晶)记者近日获悉,今年,首都工匠学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33个专业方向开展工匠人才培养工作,预计培养1500余名高技能人才。
围绕“未来工匠”培育目标,首都工匠学院秉持高水平、小规模、重特色育人理念,突出“未来工匠”培育的引领性、前瞻性、阶段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重点培育智能制造、城市更新、中餐非遗传承与创新、文物数字化等领域“未来工匠”。
在为期两年的培育周期里,首都工匠学院通过学员选拔、集中培养、在岗研修、跟踪评价四个阶段,将工匠精神课程纳入工匠人才培育体系,教育引导学员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恪守职业操守;突破传统培训思维局限,创新性地建立“选培用评”人才发展路径,采用“行动学习、案例教学、对标交流、岗位实践”等多元化方式为学员创设真实场景。通过不断提高学员创新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为加快首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更多北京大工匠和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