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及时雨” “充电”新课堂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转自:中国政府采购报

求知“及时雨”  “充电”新课堂

——全国政府采购业务暨2025年“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解读高级研修班(第2期)侧记

■ 本报记者 马金眈 郑杨

秋日的徐州,学员们学习的热情宛如盛夏。9月23日至24日,为期两天的研修班在江苏省徐州市火热开班,会场内座无虚席。

研修班的第一堂课刚结束,学员们就把老师团团围住,刚入职一个多月的杨玉就是其中之一。杨玉就职于江苏省南京市财政局,对于入职没多久的她,这次培训恰似一场及时雨。“解渴”和“明晰”是她这次参与培训最大的感受。

“解渴”在于培训内容紧密贴合工作实际,无论是政府采购政策导向与风险防范,还是政府采购质疑投诉处理,都直接回应了她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却尚未完全厘清的疑问;“明晰”则体现在本次培训帮助她跳出具体事务层面,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政府采购工作的全局意义。“政府采购不仅关乎每一笔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更承载着维护市场公平、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责任,这份背后的规范要求与责任担当,让我对政府采购有了更深刻的敬畏。培训结束后,我将结合岗位实际,逐项对照消化,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规范采购行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具体行动。”杨玉对记者说。

在政府采购领域工作了一年的李玥玥也是其中之一。李玥玥就职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招标采购办公室,这次单位安排她来参加培训,让她对政府采购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老师将法律条款以生动的案例进行讲解,把以前工作中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带’都讲透了。特别是针对‘恶意串通’‘差别歧视’等问题,都给出了很具有实操性的意见。”李玥玥说。

这次培训不仅吸引了众多“新成员”,还有不少“老面孔”积极参与。徐州市政府采购中心项目经办人王加和长期奋战在政府采购业务一线,授课老师关于采购需求中市场调研的开拓性讲解让他深受触动。“以往市场调研工作多流于形式,而老师从调研对象、内容、方法等多个维度深入阐述如何让市场调研真正落地,为我们实际业务开展提供了非常具有价值的指导。”

陈瑜是湖北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她所在的公司从2019年就开始从服务型机构向咨询型机构转型。谈起这次培训的感受,她说:“资深专家对于代理机构转型的思考,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这次培训是一次非常务实的培训,对我个人来说也是收获颇丰,下次有这样的培训我还想来参加。”

来自各地的学员都表示,此次培训让他们收获颇丰,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如合肥市蜀山区政府采购中心业务科科长刘清芳表示,作为采购代理机构的一员,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对采购主体责任和采购需求管理相关政策内容的解读,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江西省政府采购协会会长韩旭文表示,老师把代理机构的发展前景讲得很清晰,在当前形势下,代理机构必须拥抱人工智能,并且要把合规作为首要目标,才能长期发展下去。河南省周口市财政局副局长刘新星也感慨,专家提供了很多解决的办法,比如,利用数字化、AI技术排查线索,精准锁定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

也有学员认为,此次培训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江西国政招标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珍珍对记者说:“这次培训不仅是一次单向的知识灌输,更是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除了培训本身,我们能和来自不同单位的同行们探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这种思想的碰撞让我受益匪浅。”

两天的学习短暂且充实。课程结束,学员们的笔记本记满了政策要点、实操建议,带着对未来工作的思考与信心回归岗位。这次研修班,不仅提升了学员们的专业能力,更为政府采购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注入动力,推动政府采购工作向更规范、更高效、更透明方向发展。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