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成链”,商会赋能绘就文旅发展新图景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商会聚焦企业需求与社会责任,努力构建现代服务体系,倾力打造基层商会建设“上高样板”。

    据了解,上高街道商会深入贯彻“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串珠成链”思维整合辖区农、体、工、商及文化资源,推动街道各类企业文旅产业发展,促进多业态与文旅深度融合,助力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整合农业资源

    打造农业文旅融合新场景

    商会立足辖区农业基础,牵头联动各村强村公司,将分散的农业资源、文化元素与旅游需求串联,推动传统农业向文旅型产业升级。

    科技赋能提质,筑牢融合根基。商会促成魏家庄美丽家园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科技小院”,引入水肥气一体化灌溉系统等现代农业技术,实现节水10%、减肥20%、西瓜糖度提升2个点,带动西红柿增产10%,为后续农文旅融合提供优质农业基底。

    串联资源造点,丰富体验内容。商会指导美丽家园有限公司整合魏家庄村农业生产、非遗文化及辛泰铁路线区位优势,打造“魏”来拾光火车露营基地,推出“农业研学+非遗手造”活动。同时联动西张庄村开心采摘园,整合10个高标准果蔬大棚资源,形成“采摘+露营+研学”的农文旅体验集群。

    拓展服务增收,带动集体发展。在农文旅项目中增设团建、垂钓、拓展等服务,商会助力魏家庄村预计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增加集体收入180万元;推动西张庄村采用“四季采摘+线上销售”模式,年增收20余万元,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

联动赛事资源

构建融合新生态

    商会以体育赛事为纽带,整合商圈、民俗、企业等资源,打造“赛事+文旅+消费”闭环,激活文体旅消费热潮,实现经济与文化效益双赢。

    搭平台办赛事,汇聚全域流量。商会协调城南印象·泰山城市广场等场地资源,承办“村BA”篮球赛、首届全国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交流比赛大会等赛事,吸引泰山区10支篮球队、全国13省26支代表队参赛。组织会员单位开展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棋牌等赛事,增强商会凝聚力。在赛事期间同步策划“泰山天烛·点亮城市夜经济”、啤酒节、音乐节等活动,引入传统民俗展演、网红美食市集,带动周边农副产品和非遗产品销售额超100万元,激活夜间消费市场。

    强联动扩就业,助力集体增收。商会联动城南印象·城市广场项目运营方,整合就业资源,该项目全面运营后预计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带动村集体增收2000万元;同时持续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乡村体育“四赛”等品牌活动,形成体文旅融合长效机制。

深挖工业底蕴

培育融合新标杆

    商会深挖辖区工业文化价值,推动工业遗产与文旅IP转化,整合企业、高校资源,打造特色工业旅游线路,为文旅发展增添工业底蕴。

    盘活工业资源,打造示范阵地。助力会长单位鲁普耐特绳网博物馆申报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通过实物陈列、实景模拟展示绳网文化,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周边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

    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文创产品。商会促成鲁普耐特集团与山东服装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绳网创意设计大赛,开发文创产品30余款,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联动文创设计产业园举办“非遗手造进园区”“工业设计展”,吸引研学团队50余批次、游客2万余人次。打造“三合一”特色工业研学、旅游路线,利用商会平台进行集中推广,实现工业资源向文旅价值的高效转化。

优化商业资源

探索融合新路径

    商会以商圈升级与数字赋能为抓手,整合商业综合体、电商资源,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释放商文旅融合的消费潜力。

    建载体提品质,打造商业标杆。助力城南印象·泰山文商旅综合体完善文旅休闲、餐饮住宿等八大业态,协调推进“平安里”步行街建设,规划生活服务、互动演艺等功能。

    搭平台赋新能,激活数字消费。成立“红e谷”电商党建联盟,商会整合隆泰电商、振农电商资源,开展“红色助农”直播活动,去年以来累计销售超500万元,培训电商人才2000余人次,以数字赋能打通农产品销售与文旅宣传渠道。

    办活动聚人气,繁荣商圈经济。联动泰安吾悦广场、泰山文旅小镇等商圈,策划“上高大街”“非遗文化节”“国潮市集”等活动,年吸引客流超百万人次,实现商业消费与文化传播的双向促进,推动商文旅融合持续升温。

    上高街道商会通过拓展资源整合边界、优化服务体验、创新融合模式,推动农体工商文旅融合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为上高街道绘就“全景全业”振兴新图景注入源源不断的商会力量。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