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130多国领导人齐聚纽约,出席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然而,这么多领导人在“携手共进 继往开来”的大会宗旨下坐到一起,体现出的却是历史性矛盾的集中爆发,以及长期盟友的公开分裂。纽约时间9月26日,第80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第4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演讲,然而台下出现多国代表离场抗议情景。
内塔尼亚胡登上联大演讲台时,众多会员国代表立马起身离席,代表席顿时空空荡荡。
以总理历数“战果” 多国代表退场抗议
当地时间9月2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讲话,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以及中东多国的军事行动辩解,称反对巴勒斯坦建国不仅是他本人及其领导执政联盟的政策,也是以色列的“国策”。
在内塔尼亚胡登上联大演讲台时,众多落座不久的联合国会员国代表立马起身离席,从不同方向退场抗议,代表席顿时空空荡荡。据《以色列时报》报道,退场代表来自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非洲国家以及一些欧洲国家。以色列代表团以及内塔尼亚胡请来的亲友团则全体起立,大声鼓掌,试图转移视线。以色列反对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前总理拉皮德当天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内塔尼亚胡联大发言“满腹牢骚”“充斥令人厌倦的噱头”,没有就让被扣人员获释、结束战争提出明确方案,以色列的处境更加恶化。
今年,迫于美方阻挠,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只能通过视频方式参加联大一般性辩论等活动。阿巴斯25日在发言中表示,巴勒斯坦人民长期遭受占领和战争苦难,坚定追求自由与独立。阿巴斯重申:“巴勒斯坦是我们的,耶路撒冷是我们心中的明珠和永恒的首都。我们不会离开祖国,也不会离开我们的土地。”
约旦副首相兼外交与侨务大臣艾伊曼·萨法迪当地时间26日表示,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是实现公正全面和平的唯一途径,而以色列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阻碍。此前一天,25日,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表示,没有巴勒斯坦国,沙特与以色列之间就不可能推进关系正常化进程。
■博弈
美欧领导人 同在一地却分头开会
这轮大会仅在头两天,就举办了三场巴以相关会议:第一场由法国总统牵头,第二场由安理会召开,第三场由特朗普组织。
在马克龙牵头的会议上,当法国、摩纳哥、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安道尔6个欧洲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时,会场掌声雷动,巴勒斯坦总统却只能在万里之外通过屏幕表达感谢,以色列和美国则压根没参会。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入境美国当然没问题,但这回他首次放弃常规航线,绕道避开多个欧洲国家领空,为规避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多飞了600公里。
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当晚,马克龙在纽约街头遭遇“交通管制”,因为要给特朗普的车队让路,他的车被截停。给特朗普打电话沟通无果后,马克龙只好步行30分钟回到法国领事馆。第二天一起接受采访时,特朗普无视身边的马克龙,反复强调“我站以色列一边。我一生都站以色列一边。”
特朗普牵头的会谈同样不完整,尽管他宣称这是自己在联大“最重要会议”,但其他4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没参加,美国的一众西方盟友也没参加。
■链接
援助加沙船队遭无人机袭击
当地时间9月25日,以色列外交部总司长埃登称,以色列将阻止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进入“交战区域”,将持续努力推进让船队在周边国家港口卸载援助物资——而如果船队拒绝在塞浦路斯等国家卸货,执意继续前行,“后果自负”。
“全球坚韧船队”成员则表示,不会接受以色列方面的提议,船队最终会抵达加沙。“全球坚韧船队”共有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艘船,寻求打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从海路运入援助物资。船队25日早些时候说,目前仍在希腊水域低速行驶,计划当天晚些时候驶入公海。
“全球坚韧船队”9月24日遭无人机袭击和通信干扰后,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别派遣海军舰船前往援助。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9月25日表示,派遣军舰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障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能自由地送到加沙人民手中。
“全球坚韧船队”指认船队遇袭与以色列有关,以色列军方没有进行回应。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呼吁就船队遇袭展开调查。
以色列外交部称“全球坚韧船队”关联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但船队否认这一说法。以色列外交部22日说,以色列不会允许任何船只进入交战区,也不允许任何船只打破以方的海上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