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中国、俄罗斯提出的关于延长对伊朗制裁豁免期限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由于同意票数未到9票,草案未能获得通过。具体表决结果为4票赞成,9票反对,2票弃权。
根据2015年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以及核可这一协议的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相关规定,针对伊朗的制裁将在美东时间9月27日上午8时恢复生效。
据半岛电视台26日报道,中俄两国曾推动安理会推迟制裁恢复,但未能说服足够多的其他成员国。法国、德国和英国指责伊朗违反了2015年旨在阻止伊朗制造核武器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伊朗一再否认寻求核武器,但坚称其有权和平利用核能。
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希26日谴责即将重新实施联合国制裁的行为,称欧洲国家“推动所谓的‘制裁恢复’是明确且一贯的。它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在政治上是鲁莽的,在程序上是有缺陷的。”他还补充说:“美国背叛了外交,但E3(英法德)埋葬了外交。”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在投票前表示,伊朗已尽其所能迎合欧洲国家,但西方大国拒绝妥协。然而,法国驻联合国代表杰罗姆·博纳丰反驳了这一说法,并表示伊朗未采取任何严肃措施来避免制裁恢复。博纳丰补充说,尽管如此,外交努力应继续,重新实施制裁并不意味着以后不能达成谈判解决方案。
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以及德国和欧盟,一起签署了被称为“伊朗核协议”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该协议于当年7月20日获得联合国安理会的一致通过,开始执行日为2016年1月16日。根据该协议,伊朗承诺限制核计划,换取联合国、美国和欧盟解除制裁。
伊朗核协议平稳运行了两年多,直到2018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伊朗继续遵守核协议一年以后,认为其权益没能得到保障,开始通过逐步升级的措施放弃其在该协议下的核承诺。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