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改善民生,从文旅融合到产业升级,从城市商圈到乡村消费,各地正全面开展消费提质增效的多元实践,努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并为新的生产创造新的需要,二者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当前,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各地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消费供给,消费潜能加速释放。来自福建、湖北、四川的调研显示,创新供给能够有力壮大消费市场,盘活文旅资源,并带动城市的产业升级。
创新有多强 活力有多大
高频足疗养生仪通过高频震动活络脚底穴位;按摩椅增加AI语音功能随时听从消费者指令……在福建省福安市溪潭镇工业园区,荣耀科技公司的多款产品摆成了矩阵。“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均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研发和生产,与传统按摩器具相比,其精密度和舒适度均有更大提升。”荣耀科技公司生产部部长陈黄森说,捕捉到银发经济以及健康消费需求增长的机遇,他们推出50多种产品,年产按摩椅30万台,2024年实现产值2.59亿元。
福安市工信局副局长王文恒说,截至2024年年底,福安拥有有效状态按摩器具专利授权超2200项,覆盖智能传感、人机交互、健康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市场应用”全链条体系自主可控。
福安是福建强大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如今,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1块来自福建,每5双运动鞋就有1双是“福建造”。在国人餐桌上,10条大黄鱼中有8条来自福建,七成以上鲍鱼、五成海带与福建相关……
走进湖北松滋桐馨乐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切割声、打磨声此起彼伏。工人们熟练地拼接、打磨,使木材纹理与设计曲线自然融合;将琴颈与琴身精准对接,喷涂漆面;经过指板打磨、品丝与琴弦安装、调音校准后,一把把吉他由此诞生。“梁架是我们对吉他音色和声音均衡度进行调校的地方,看上去有点粗糙,但其实需要精确到零点几毫米。”桐馨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汪锋华指着墙上一个个吉他梁架介绍。
近年来,湖北省松滋市着力打造文化创园,吸引一批乐器制造企业聚集,成为全国唯一的全品类高端木吉他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8亿元至10亿元。
松滋市委书记汪卫表示:“着力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创产品,更好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是省委赋予松滋的责任与使命。松滋将加快推进伊司地曼、桐馨乐器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吉他产业从生产、销售向展示、体验、娱乐延伸拓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全链条式发展。”
当匠心工艺在车间里精雕细琢时,创新的能量同样在山川之间跃动。登山也能“开外挂”?在四川峨眉山景区,体验了外骨骼登山装备之后,游客张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感觉好轻松,就像有手托着我的腰和腿,峨眉山轻松拿捏!”据介绍,外骨骼登山装备依托仿生关节与AI算法,为使用者提供30%以上的腿部助力,自试运营以来迅速成为游客“新宠”,被赞为“登山神器”。
除了破解登山难题,峨眉山景区还帮游客“拍大片”。今年“五一”期间,景区推出“AIGC旅拍”服务,依托数字建模与人脸融合技术,将真实场景与国风画卷无缝结合,实现“秒入画境”。
四川省乐山市副市长许天毅介绍,“当前,乐山文旅发展坚持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努力换种方式打开乐山”。今年以来,峨眉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65.92万人次,同比增长5.69%;其中,徒步登山游客达36万人次,同比增长48%。
场景有多新 人气有多旺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有个洛阳镇,这里因旅游而兴,因银杏而美,全域银杏树超过520万株,被称为“银杏之乡”,也是新四军第五师的建军地。曾都区立足金色银杏、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村落等特色资源优势,引进文旅项目22个,落地品牌32个,着力打造银杏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我们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洛阳镇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曾都区洛阳镇党委书记黄超波表示,洛阳镇主动适应文旅发展趋势,对千年银杏谷、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地两大核心景区提档升级;还打造落日山谷、国际泵道等消费场景,引导村集体兴办配套业态,通过一系列布局,把银杏谷从单一风景区转变为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与此同时,周边村因地制宜兴办布草洗涤、供应等配套服务,每年带动农产品销售180万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本地员工占比达90%,形成“就业在乡村、增收在家门”的良好局面。数据显示,曾都区文旅相关产业累计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超3000人。
曾都区的银杏打造出多彩文旅产业链的同时,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正在盘活非遗项目“三条簪”的浪漫。
夜幕降临,街巷被温暖的灯光点亮,游人如织。一场非遗快闪活动正在进行:几名身着传统服饰的姑娘头上簪着精致的“三条簪”,在石板路上款款而行,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这一源自闽都女性传统头饰的技艺,通过创新设计与跨界融合,从闺阁饰物变为可穿戴、可体验、可传播的文旅消费新载体,为景区注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时尚活力。
福州传统梳妆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黄秋辉介绍:“很多游客把体验‘三条簪’加入去福州旅游的必体验清单,大家认为,非遗妆造体验不仅是一场审美上的享受,更是感受福州传统文化、回溯那个时代福州女性气质和力量的一种途径。”
当地还通过举办“三条簪”主题展、非遗手作课堂等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让游客亲身参与从设计、选材到制作的全过程,深度体验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将“三条簪”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开发,推出耳环、胸针等时尚饰品,以及丝巾、手包等生活用品,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当福州的簪花为游客簪上历史的韵味,远在四川的乡村则用另一种方式,为田园梦想插上翅膀。在四川遂宁海龙凯歌文旅园区,场景创新凭借“带你飞”让乡村田园变身文旅热土。
“请各位猜一猜,在我们村坐一次直升机多少钱?198元!”遂宁市安居区海龙凯歌文旅园区管委会主任陈小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园区引入直升机、热气球等新业态,让低空观光成为消费新时尚。”
海龙凯歌文旅园区以海龙村为核心,共26.15平方公里,以“农”字打底、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并打造“农商文旅体教康”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注重传统农业和特色农业一起推进,引进新农人。”陈小兵说,“我们既用土特产丰富游客后备箱,又做好乡愁文章,打造供销社、大礼堂、农耕博物馆等20世纪70年代特色文化场馆。”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吕志军说,今年以来,四川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海龙村是“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海龙凯歌深挖沼气文化资源和清洁潜能,同时开设农耕文化研学、无人机教学、马术学习等技艺培训。2022年4月开园以来,园区累计接待游客364.29万人次,创综合旅游收入3.1亿元。文旅消费也带动百姓增收,2024年,海龙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18.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万元。
物流有多快 生活有多美
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经济循环的四大环节,其中流通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一环,带给消费者即时的获得感。
“今年泰国进口榴莲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我们帮大家省钱了!”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通域园区运营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徐丹丹在直播间忙得不亦乐乎,“再给各位亲开一个榴莲看看!”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新鲜的东南亚水果通过中老铁路国际班列直通国内市场,泰国鲜榴莲在老挝万象南站装车、经磨憨口岸快速通关,全程运输仅需72小时。陆港新通道公司董事长陈川说,“中老班列采用‘一箱到底’全冷链运输模式,较海运提升约70%的时效,较空运降低约50%的成本”。截至今年8月,成都国际铁路港榴莲贸易额已突破亿元。
“当前,我们已建立起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连日韩、南拓东盟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副经理龙曲波说,“成都国际班列已连接境外126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
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兰华娟介绍,成都深化“口岸+商圈”协同,推动优质商品进口规模持续扩大。今年1月至7月,成都冰鲜三文鱼进口额6.6亿元,同比增长18.5%;鳌龙虾进口额5.6亿元,同比增长245.8%。
陆上钢铁驼队昼夜不息,而数百公里外的湖北,一架架货运航班昼夜不停地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腾空而起,与地面的铁路网络共同编织起一张“陆空协同、覆盖全国、联通世界”的立体物流网。
记者来到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北货运区公共国际货站时,工作人员正忙着装卸、打包一批从印度加尔各答运来的青蟹。“榴莲、青蟹等进口生鲜,从卸机到端上餐桌,最快仅需半天。”鄂州空港货运有限公司货站管理部负责人刘晨璐说。
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于2022年7月正式通航,是湖北打造国内大循环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支撑。得益于便捷的通关手续和密集的航线网络,这里已成为全球优质食材、电子元器件等商品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通道。鄂州正以“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航空运力优势,织密临空经济全球物流网络。
开航3年以来,这一机场累计执行货运航班超6万架次,完成货邮吞吐量超200万吨,开通货运航线104条。今年上半年,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达24.9万吨,同比增长261%。国内方面,机场货运航线达59条,1.5小时飞行圈可辐射全国90%的经济总量和80%的人口;依托多式联运体系,实现省级行政区域全覆盖,各地生鲜农产品通过“当日达”“次日达”服务全国。截至目前,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已注册企业258家,入驻企业62家,贸易额达3.1亿美元。
如果说成都和鄂州构建的是辐射全球、连通全国的“物流大动脉”,那么高效的物流体系最终要形成精准输送至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转化为消费者触手可及的便利。在位于福州市海峡会展中心片区的朴朴超市前置仓,记者看到“手机下单即时送达”背后的忙碌:消费者下单后,前置仓分拣系统自动规划路线并分配给分拣员,分拣员通常在2分钟内对一单商品完成分拣、出库。
“生鲜是我们的主打商品之一,采销人员会前往原产地调研,运用冷链运输,让消费者享受到高品质食物。”朴朴超市公共事务总监林立介绍,在这一平台,一款“安心鲜蛋”要经过清洗、风干、紫外线消杀等11道工序,加工时间需控制在产蛋后24小时内,上线后只卖10天,且每盒鸡蛋都有唯一的防伪溯源码。支撑产品新鲜度的是高效的物流,朴朴超市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大仓模式”。2016年,从福州起步的朴朴主打“半小时送达”,迅速成为行业生力军,目前业务范围覆盖福州、厦门、武汉等8个城市,在全国拥有超400个前置仓,为数千万用户提供优质购物体验。
从横跨欧亚的国际班列、一夜达全国的专业货运机场,到深入社区的即时零售前置仓,物流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密度重新定义“生活”与“距离”。这背后,正是坚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以扩大优质供给为切入点,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各地竞相涌现。大潮背后,蕴藏着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蕴藏着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也蕴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